读书:让思政课有“知”有味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潭水”。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为持续推进“悦读经典·书香马院”工程,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促进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5月29日下午,马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读书分享暨教学研讨活动。

本周的“悦读经典·书香马院”由陈洋和王佳朦两位老师带来她们阅读《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和《浴血荣光》的阅读体会。

温铁军的《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的六十多年,经济上发生的八次周期性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由此作者提出要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少将创作的党史、军史著作《浴血荣光》,于2012年7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共98讲,字里行间浸满了作者对我党我军创建初期,在艰难与困苦中九死一生的革命热情的激扬赞颂,重点解构了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的形成与实践,以全新视角解读了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中,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如何探索革命救国之路,如何与共产国际博弈,如何化解党内斗争,如何排除一切困难,如何在夹缝中成长,如何在逆境中壮大。全书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深度挖掘和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何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越挫越勇的本质内涵,观点鲜明、论述权威、脉络清晰、通俗易懂,有很强的吸引力、广博的知识性和深刻的教育性,是党史学习教育难得的好教材。

在本周的教学研讨阶段,裴院长分析了当前的学情和教情。他说现在离本学期结课还剩三周时间,学生进入了期末的焦躁期,教师也进入了期末的疲劳期,我们必须“善终如始”,决不能“虎头蛇尾”,针对当下的学情,他提出“两个加大”:“一是从教师端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二是从学生端加大学生课堂的活动量”,通过强化“两端”达到“激活”课堂。教师要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就必须多读书增强知识的储备和理论的功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若知识储备不够,教学必捉襟见肘,无法游刃有余。加大学生课堂活动量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动起来。那就必须加强课堂的设计,通过设置讨论话题和预制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我们的思政课堂“火”起来。